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复兴知青的博客

复兴知青家园

 
 
 

日志

 
 

《松树沟的青春记忆》读后感 (一)  

2012-05-10 16:24:5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松树沟的青春记忆》读后感  (一) - 复兴知青 - 复兴知青的博客

《松树沟的青春记忆》读后感  (一)  

  郑万里 

 

开篇的话

        当我听说五三的知青们要出版一部图书时,惊讶之余,心中顿时充满了敬意。一是出书这档子事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的事,普通人一般不太玩它。二是出书并非易事,其中的工作量非常惊人,从撰文到组稿,再到编辑装帧一大套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弟兄们玩得转吗?
        可是,三月十八日那天,当刘年娣把一部沉掂掂的、装帧秀美的图书送到我手上时,我被彻底蛰伏了。一件被人认为很难的事,在五三知青们的手上实现了。这证明了一个现实:五三知青不仅有勇气,而且有人才。在一个七十多人的群体里,能够干净利落地完成这么大的一件事,可见组织者的号召力有多大。
        我之所以想写几篇读后感,就是想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让这本书展现书的魅力和价值。当然,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同,欣赏水平各异,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和评价也一定不同,这就是有“一百个读者或观众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如果您读完我的《读后感》后另有其他感受,那就对了。也请把它说出来供大家讨论,岂不更好......



 一盆美味的东北大炖菜
     读小秋   《杂忆》
 
       我未曾与小秋谋面,是从朋友那里得知他与我是同姓,名曰春生。也许出于一种好奇,便首先拜读了他的大作。
       把书翻到114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小朋友”的半身照,孩子般清秀的脸庞透着稚嫩,但眉宇间却流露着一丝深沉。一副爱动脑、有建树的面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近万字的文章后,长出了一口气,心里一直重复着两个字:不错、不错... ...文如其人,有思想、有意境,文字技巧可谓上乘。
       我的这一感悟,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命题准确。命题是文章的命脉,是写作必须把握的方向,是根。小秋就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基点,才使文章大获成功的。
       整篇文章所叙述的事件众多,相互之间并无内在联系,有的甚至一两句话就是一件事情,可谓“杂”到家了。这样一篇仿佛是坐在田间地头闲侃大山、想到哪里说哪里的文章,如果不用《杂忆》作题,将有很多段落必须删去,以求文章的整体性。然而,小秋恰恰就用《杂忆》作题,敞开思路去忆,忆了个天昏地暗、人仰马翻,让他“杂”个够本。也正是这个“杂”,原本多余的素材摇身变成了有用之材,使文章增添了活力,更加充分地显现了那个大孩子年龄段的小秋眼睛里的那个世界。读起来才倍感亲切、可爱。
       其二、文字流畅。写文章尤其是记叙文的技巧之一,便是要求文字流畅,语言优美,可读性强,这样才能引导读者进入你的意境。
       小秋的这篇文章,从头到尾给人以小河流水一般的感觉,畅畅快快、一气呵成,并不时会跳出一两个火辣的字眼,使这条“小河”有了波澜与起伏。让读者欲罢而不能,一直读下去。
       其三、感情细腻 ,描写到位。在整篇文章中,洋洋洒洒地讲述了好多故事,有的一带而过,有的作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论怎样描述,都有较强的故事性。这都得益于作者的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语言风格从哪里来?当然全靠作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并善于对感性素材的理性升华。纵观小秋的《杂忆》,你看他对周围的人和物观察的多么细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能如数家珍般地描写下来,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儿,可见他当年是多么用心。比如,他第一次赶马爬犁时发现,“一会儿我的身上就覆盖了一层马蹄翻起的白雪”。这场景多像一幅画?还有描写冬天大山林里时说,“一阵山风吹来,漫山的柞树枯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风吹到哪,响声随到哪。夜里,河对岸山头上的狼和帐篷后山头上的狼此起彼伏地对嚎,我在狼嚎声中入眠。”等等,都是有心之人方能留下的记忆啊。另外,再看他对人物和人物内心的描写:扑火现场那“高高的浓烟涌过来,大伙拔腿就跑... ...草高人急,绊了跟斗爬起来又绊跟斗,此时才体会到什么叫屁滚尿流。”“门外的雪花飘啊飘,门内花季的陈巍围着锅台转啊转。”舒舒“笑的时候,修长的脸像一轮未满月的月亮。”云云。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人物描写的灵魂,写好了她,人物就会鲜活起来。我们看看小秋是怎样展现自己内心活动的。当他在食堂发现了人家还没写完的情书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哦,这是情书。哦,情书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当他发现很多男女知青饱尝单相思之苦时,又默默地感叹起来:“我年纪尚小,虽然与她俩终日相对,中间只隔一筐土,却未抓住契机仔细欣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描写,与当时那个小秋的心理、生理的成熟程度非常相符,就是一个小人看大人的视觉,非常成功。
       还有很多好句子,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读了这篇《杂忆》之后 ,真叫人耳目一新。作者通过对亲身经历的生产、生活等见闻的叙述,充分地演绎了在那个山呼海啸的大环境中那群年轻人生龙活虎的生活场景。每个人物都写的有血有肉,酸甜苦辣咸五味具全。我称它为“一盆美味的东北大炖菜”,是不是很形象?
       以文识人,我断想,郑春生一定是受过系统训练的,这篇作品还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文学功底。如果愿意,他还会写出更好的作品。由此看来,我的这一番评说,也只能是班门弄斧而已。愿与君共勉。
  评论这张
 
阅读(189)|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